你是否光想到要看牙,就開始感到焦慮並開始冒冷汗、心跳加速?
不用擔心!在循映牙醫治療有「鎮靜麻醉(TCI)」的幫助,即使是害怕看牙或是需要長時間手術的患者,也可以幾乎像睡了一覺一樣,輕鬆完成療程!
(Tips:有些人也會稱它為「舒眠麻醉」,其實在醫學上,它的正確名稱是「鎮靜麻醉」喔!)
什麼是鎮靜麻醉(TCI)?
鎮靜麻醉的操作方式,是透過靜脈注射精準控制的麻醉藥物,幫助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放鬆下來,感覺不到疼痛,保持放鬆、降低焦慮與不適,幾乎不會留下太多治療過程的記憶。治療時你仍然可以自主呼吸、不需要插管,也能執行醫師簡單指令。
鎮靜麻醉、局部麻醉、全身麻醉,有什麼不同?
在牙科診所,大家常聽到的局部麻醉,就是針對牙齦施打麻藥,適用於拔牙、補牙或是根管治療。
而全身麻醉,則是像大型手術那樣需要插管、使用呼吸機,通常在醫院內進行。
鎮靜麻醉介於局部與全身麻醉之間——患者在睡眠般的狀態下完成治療,同時保持生理功能穩定,不需插管,仍能自主呼吸、輕微回應指令,麻醉深度可即時調整,恢復速度也相對快,因此在牙科治療中越來越常見。
| 麻醉類型 | 方式 | 適用情境 | 特點 |
| 局部麻醉
(輕度) |
局部注射麻醉藥 | 拔牙、補牙、根管治療等 | 作用快、恢復快,常用於牙科 |
| 鎮靜麻醉
(中度) |
靜脈注射麻醉藥物 | 長時間治療(如植牙、全口重建) | 無插管,自主呼吸,放鬆舒適,恢復時間短 |
| 全身麻醉
(深度) |
吸入麻醉+插管 | 醫院大型手術 | 需使用呼吸機,適於長時間、複雜手術 |
牙科鎮靜麻醉(TCI)安全嗎?會不會有風險?
鎮靜麻醉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。
治療前,會由麻醉專科醫師幫你做完整評估,了解你的身體狀況、過去病史、用藥情形等等。
整個治療過程中,麻醉專科醫師也會全程在旁監控,並透過TCI系統即時調整麻醉深度,同時持續監測血壓、心跳、血氧等數據,確保麻醉過程穩定安全。
等療程結束、患者清醒後,醫護團隊也會觀察一段時間,確認完全恢復後當天即可離院。
在治療過程中會痛?醒來會有副作用或後遺症嗎?
大部分患者在鎮靜麻醉的狀態下,幾乎感覺不到治療過程,全程放鬆無痛,醒來時手術也已經完成了。且麻醉後能讓患者肌肉放鬆、減少焦慮、穩定血壓,進一步降低手術出血量,提高手術安全性與效率。(※當人感到焦慮時,體內容易出現交感神經亢奮、內分泌失衡的反應,進而導致血壓升高、心跳加快,這些在牙科治療中可能會增加出血或血腫的風險。)
術後可能會感到短暫嗜睡、頭暈或噁心,通常2~3 小時內就能緩解。
鎮靜麻醉(TCI)會有藥物過敏疑慮嗎?
任何藥物都有過敏的可能,不過在牙科使用的鎮靜麻醉藥物多為短效型、代謝速度快,在結束治療後,體內通常會在短時間內代謝完畢,不會造成長期影響。
而且與全身麻醉不同的是,鎮靜麻醉並不會使用肌肉鬆弛劑——這類藥物才是過去研究中比較常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的原因之一。因此在牙科鎮靜麻醉中,發生嚴重過敏的機率非常低。
當然,在麻醉前醫師也會詢問藥物過敏史,並根據你的身體狀況來做評估與調整,確保整個過程的安全性。
哪些情況適合使用鎮靜麻醉?
🔸特別害怕看牙、容易緊張焦慮的患者
🔸需要做像植牙、全口重建、All-on-4 這類比較長時間的手術
🔸小朋友、身心障礙或特殊需求的患者
哪些人不適合鎮靜麻醉?
有些身體狀況會增加麻醉風險,
因此在術前評估時麻醉醫師會依個人狀況做最安全的判斷、評估,確保治療安全。
🔸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
🔸呼吸道疾病患者(如慢性阻塞性肺病、氣喘控制不良)
🔸肝腎功能異常患者
🔸孕婦
🔸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(需由醫師評估風險)
鎮靜麻醉注意事項
🔸手術前 8 小時需禁食禁水(避免麻醉後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)
🔸術前如有慢性疾病、過敏史(藥物,牛奶,雞蛋)或特殊病史(心臟病,氣喘)或特殊用藥習慣,應告知醫師。
🔸請避免在 24 小時內進行需要警覺性的活動或重大決定。
🔸術後建議家屬陪同或叫計程車離院,請勿自行開車以確保安全。
🔸如有服用慢性藥物需與醫師確認是否需要停藥 (抗凝血、高血壓、糖尿病藥物或是保健食品等)
🔸請勿擦拭指甲油,光療指甲,或水晶指甲,以免影響治療中血氧濃度監測。
牙鎮靜麻醉(TCI)費用怎麼算?
牙科鎮靜麻醉屬於自費療程,費用會依治療時間、手術內容、麻醉深度及專科麻醉醫師收費不同而有所差異,建議與診所諮詢評估。
看牙不再是難事,讓舒眠麻醉陪你輕鬆完成療程~
如果你也希望能安心無痛地完成牙科治療,不再因緊張而拖延療程,歡迎預約諮詢~
透過鎮靜麻醉讓牙科治療變得更加安心、舒適~
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嗎?立即預約諮詢,將有專人為您提供服務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