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介紹了肉毒桿菌在牙科的專業應用與原理,目的在於改善咬合壓力、舒緩咀嚼肌、協助顳顎關節放鬆減少磨牙造成對牙齒的傷害,這項療程不侷限於醫美,而是能提升生活品質的功能性治療。這篇我們將延續探討施打後的效果、實際案例、日常生活及療效維持一次告訴你!
上一篇:牙科也有打肉毒?!肉毒桿菌在牙科的應用、治療與費用計算一篇讓你了解!
· 牙科肉毒桿菌施打前後實際變化與差異!
· 為什麼需要定期施打肉毒?
· 飲食與生活習慣|維持肉毒對肌肉的放鬆效果
· 施打肉毒桿菌會有後遺症或是副作用嗎?
牙科肉毒桿菌施打前後實際變化與差異!
左圖:施打前|右圖:施打後3個月
施打前後的變化,施打後常見的效果變化包括以下幾點:
🔸咀嚼肌縮小:原本可能因磨牙、過度咀嚼造成咀嚼肌肥大,約3到4週後治療效果最為顯著,臉部線條也變得柔和。
🔸咬合壓力降低:原本因為緊咬造成的牙痛、顳顎關節不適,也會得到明顯改善。
Tips:每個人體質不同,效果也會因咬合習慣與施打劑量而異,建議與醫師討論評估最合適的治療方式喔!
為什麼需要定期施打肉毒?
肉毒桿菌在體內的代謝時間約需4-6個月的時間。為了延長肌肉放鬆的效果,醫師通常會安排回診評估與後續施打的時機,協助「肌肉記憶」建立,讓咀嚼肌維持穩定的放鬆狀態。同時搭配日常放鬆習慣(如避免緊咬、搭配咬合板等),有助於:
🔸延長施打間隔時間(例如原本每4個月→延長到6個月甚至更久)
🔸肌肉越來越穩定,療效也越來越持久
施打劑量與頻率越多越好?
有些患者會誤以為:施打越多、越頻繁,效果越明顯。
正確的治療應該是:
🔸依肌肉狀況調整劑量
🔸依藥效代謝狀況安排施打時間
🔸間隔至少4~6個月
飲食與生活習慣|維持肉毒對肌肉的放鬆效果
除了基本的術後照護(如當日避免揉壓施打處、避免高溫刺激等),還有一些生活上的細節能幫助你維持肉毒桿菌效果:
🔸 少吃「高咀嚼負擔」食物
減少攝取硬質、韌性食物,如肉乾、魷魚絲、甘蔗、珍珠、堅果等,避免過度咀嚼增加肉毒代謝速度。
🔸 避免頻繁咬合動作
如咬筆、磨牙,這些無意識的行為會使肌肉恢復出力,建議搭配夜間咬合板輔助,幫助分散壓力、保護牙齒與顳顎關節。
施打肉毒桿菌會有後遺症或是副作用嗎?
施打肉毒的副作用及後遺症是許多患者會主動詢問的問題,大家最常擔心的就是:咬不動?臉部表情僵硬不自然?甚至影響說話清晰度?
肉毒桿菌素的作用是暫時阻斷經訊號傳遞,放鬆過度緊繃的咀嚼肌。在牙科中,則是針對過度緊繃的咀嚼肌進行精準劑量施打,在劑量合宜、操作正確的情況下,副作用是非常輕微且可控的。
大多數患者在施打後的真實感受如下:
🔸咀嚼功能正常,不易出現無意識緊咬的狀態。
🔸說話、微笑、臉部表情自然,不會有醫美常見的僵硬感。
🔸注射部位可能會有小範圍紅腫、瘀青、痠痛等現象,皆為正常現象,會隨著時間緩解不用過度擔心。
因此,只要施打位置正確、品牌純度佳,肉毒桿菌在咀嚼肌上的副作用發生機率低,且多為短暫且可逆的局部反應,例如痠痛或輕微紅腫。若仍有疑慮可由專業醫師依咀嚼肌大小與咬合狀況進行調整。
最後小提醒|肉毒是協助你改變使用習慣的工具
如果日常生活中依然習慣性咬緊牙關,或持續攝取需要大量咀嚼的食物(如魷魚絲、牛肉乾、堅果等),咀嚼肌仍可能逐漸恢復咬力,影響放鬆的持久性。想讓肉毒桿菌療程發揮穩定的作用效果,不只是靠施打次數,而是要搭配生活習慣的調整與管理,才能讓肌肉逐步建立「放鬆」的記憶喔!
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嗎?立即預約諮詢,將有專人為您提供服務。
更多治療文章:

